Git Product home page Git Product logo

aiooo's Introduction

aiooo's People

Contributors

aiokr avatar

Stargazers

 avatar  avatar

Watchers

 avatar

aiooo's Issues

重师大 2019~2021 真题

2019年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

  1. 隐形采访
  2. 述评消息
  3. 精确新闻

二、简答题

  1. 如何在新闻采访中主题先行
  2. 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人物专访的报道策划
  2. 倒金字塔700字消息改写

2019年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舆论监督
  2. 信息茧房
  3. 拉斯韦尔5w

二、简答题

  1. 舆论新格局
  2. 我国新闻改革40年飞跃
  3. 象征性现实

三、论述题

  1. 记者推特发布有关特朗普假新闻,特朗普与美国媒体的紧张关系
  2. 马化腾互联网大会讲稿。问:什么样的媒体符合用户的口味。媒体融合如何从相加到相融。我国未来媒体的改革发展之路

2020年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使用与满足分析弹幕使用者心态
  2. 沉默的螺旋
  3. 新闻客观性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问题
  4. 新闻价值和要素

二、论述

  1. 议程设置的发展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2.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0年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

  1. 新闻评论与论述的关系
  2. 处理好标题主体导语的关系
  3. 倾听是记者的一项基本素养
  4. 新闻采访的特点

二、实务

  1. 微信公众号报道策划:关于猪肉涨价
  2. 800字消息改写

2021年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

  1. 通讯
  2. 隐性采访
  3. 新新闻主义
  4. 数据新闻

二、简答题

  1. 简述网络评论的传播特征。
  2. 简述e-mail线上采访的优势和不便之处。

三、实务题

  1. 为我校新闻学院以记者节为主题,写院报和微信公众号的策划。
  2. 双11尾款人,为都市报写500字评论。

2021年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热媒介与冷媒介
  2. 韬奋精神
  3.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4.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简述“属性议程设置”的基本内容。
  2. 新闻业对社会的基本功能。

三、论述题(每小题35分, 共70分)

  1. 什么是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的表现和影响。
  2.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媒行业的应用,对新闻生产的传播结构、传播理念和业务操作的影响,分别论述。

重师大 2020 334 真题解析

简答题

新闻评论与论述的关系(15分)

新闻评论是有关论者就某些新闻事实或当前值得议论的社会现象所做的分析评论。有关论者,既可以是媒体从业者,又可以是其他人员。新闻评论的内容或者对象有两种: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议论价值的事实。这时,新闻评论往往与有关报道同时发表,此谓同期评论。当前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它既可以是先进的人物、理念、事迹等正面的评论对象,又可以是苗头、倾向、问题、矛盾等带有负面性质的对象,有必要提出来加以分析评论,以引起人们关注。

一、新闻评论中的叙述
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但也需要叙述,其中的叙述,较新闻报道的叙述更为概括。它主要用于如下几个方面:陈述事实性论据,例如法律条文的引用,或者事件的举例;陈述某种现象,进而引出议论的话题,在引入某种话题之前,首先要对话题进行现象的描述,或者举出类似的事件。

二、新闻评论中的议论
议论是新闻评论的着力点。它通常在如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运用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此时议论体现为逻辑推理的过程;阐明事实的意义或危害、问题的实质,分析事情的原委;
对评论对象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价值判断与恰如其分的评价。

三、新闻评论中的叙议结合
在写作时,通常需要将叙述与议论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叙述为议论提供事实基础,议论依赖所叙事实。议论是对所叙事实的理性透视与观照,是对事实中所蕴含道理的揭示与点化。一些文字是夹叙夹议的结果,叙述中包含了议论,议论中包含了叙述。

如何处理好标题、主体和导语之间的关系(15分)

消息是指以最直接与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且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概念即指消息。消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是最为迅速与最为简洁的。它通常以最强的时效性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相关的通讯常常成为消息的后续报道。消息报道新闻事实的方式是撮要式的,通常是倾力突出重点,不及其余,或简单提及一般情况。

消息主体与导语的关系
(一)主体与导语应当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
导语是指文本中新闻信息特别集中、价值含量特别高的部分,是“浓得化不开”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是文本的首个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它必须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新闻事实;从功能上看,它必须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提炼、浓缩,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导语可能并不包含所有的新闻要素,但应至少包含一个以上的W或H。导语是消息的核心。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的任务是让受众了解基本的新闻事实与关键信息。而在非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可能并未说出基本事实,它的作用是紧紧抓住受众的目光,吸引他们继续阅读。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也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大部分消息之所以在标题和导语之后还要有主体,是因为要就新闻事实作进一步展示,以满足相当一部分受众了解新闻事实详情的需要。主体部分应该比较详细地叙述新闻事实本身。
因此对于主体来说,前已有标题和导语,在内容上不宜过多与之重复,它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完成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具体展示,将“浓得化不开”的标题和导语的内容加以展开,使受众了解新闻事实的具体过程相关背景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方方面面,即要对没有说完的部分进行补充。
(二)应避免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现
主体与标题、导语重复的内容太多,甚至好多字词都重复出现。这样对于读者来讲,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一个部分能说透的事情,不用再大费周折多说几次;主体与标题、导语的内容脱节、游离。好的导语是对整个文章的概括,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而主体应该是对导语所讲的内容进行展开叙述,因此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倾听的作用(15分)

倾听是记者的一项基本素养。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新闻采访过程中,有很多的采访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倾听法。
了解事实真相,记者要当一个好听众,才能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挑选出来。发现新闻线索,在倾听的过程中,记者可以不断发现新闻线索,适时改变提问方略;发现写作思路,倾听的过程也是记者不断接近事实真相、形成新闻写作的思路的过程。

一、倾听的原则
注意力高度集中,记者的倾听有高度的目的性、指向性,倾听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新闻写作质量。一方面,记者要全面地倾听,记者不但要听对方说什么,还要留意对方的口吻、语气、语调、谈吐的特点;另一方面,记者要耐心地倾听,对于滔滔不绝的采访对象,记者要保有一定的耐心,但也要适时引导话题回转。

二、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人
记者掌握了倾听的基本素养后,面对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用合适的提问方式能进一步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热情,充分调动采访对象的记忆。对想说而说不出者,记者能保持耐心,从片言只语中寻找新闻线索,并多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提问来帮助对方进行回忆和表达。对思维活跃爱跑题者,通过倾听,记者在一定范围内能控制谈话动向,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偏离话题中的新线索。对出于某种原因讲一半留一半者,在倾听中记者能学会听弦外之音,将采访对象以委婉方式传递的信息紧紧抓住。对给采访设置障碍者,记者能借由倾听学会在采访对象的谈话中找到突破口,比如从谈话漏洞入手,追寻蛛丝马迹,逼近事实真相。

新闻采访的特点(15分)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一、新闻采访的目的性
新闻采访要以受众为中心,提供与目标受众利益相关、喜闻乐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报道是以受众为主的,因此哪些事件可以去采访记录,关键是看受众。这也是新闻采访的目的性。

二、采访对象纷繁多样
由于报道需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所以记者的采访对象往涉及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秉性的人,记者也因此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

三、与人平等沟通
记者在采访中持有等级观念,会破坏新闻采访的纯洁性,也不利于获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在面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时候,记者要不卑不亢;对于处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敏感性。

四、旨在发现和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采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所得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要想获得新闻的价值,就看这次的时间中包含着新闻五要素的多少。包含新闻要素越多,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五、极高的时效性要求
新闻讲求时效性,新闻采访也必然要求高度的时间紧张感,尤其对于突发事件,时间的概念要求更加严格。

实务

微信公众号报道策划:关于猪肉涨价

【考生点评】
报道策划类的内容,本身来看并不难,首先要把基本的格式写上去,然后该有的步骤不能少,其次就是看清楚题目,对于这一年的实务题,出的是微信公众号的策划,因此写的时候要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开设的栏目和板块也要适合微信公众号,然后发稿的事件和发稿的题目要写清楚。
报道策划的具体组成部分大体包括标题、总论、报道的范围 、报道的规模、进程与媒介形态的运用、发稿计划、设计报道结构和报道方式、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
【主编点评】
报道策划类题目具有通用的模板,属于套模板类题目,会考到这类题目的考生务必整理相关模板,以在考场做到有备无患,用最短时间交出最优答卷。
800字的消息改写
【考生点评】
消息改写是实务类的一项基本的题目,对于重庆师范来讲也是每年必考的一项,消息改写的时候一方面是要看清楚题目是否要求写作的结构,另一方面要看字数。改写的过程中,可以讲材料分为几个大的板块,之后在进行合并改写。写的时候注意一段一个意思。

重师大 2020 440 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使用与满足分析弹幕使用者心态(15分)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传播学家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在弹幕文化盛行的今天,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再次被验证。

一、满足用户社交的需求

视频作为一种媒介,其社交性往往是间接的,各传统视频网站在社交属性上的无力感正是明证,而弹幕毫无疑问地弥补了这一短板。在弹幕视频中,观众可以在一个画面中同时看到视频和评论,极大地提高了观众互动的积极性,满足了普通网友的表达欲望与社交需求。

二、满足用户情感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之间的距离被打破,人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得以抒发,通过弹幕之间的互动,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寻找共鸣,满足了用户之间的情感需求。例如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的弹幕,用户可以一起吐槽人物、吐槽电视剧,因此也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三、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当下社会中的许多年轻人都在追逐个性化,弹幕的出现刚好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的追求。弹幕用户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亚文化语言,正是这种另类化的语言和行为,满足了受众对另类的寻求及对个性化的追求。例如:亚文化平台B站上就集中了很多喜欢二次元的人群,在B站中很多人通过弹幕发一些亚文化语言,满足了他们内心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四、满足用户求知的需求

就文化交流来说,弹幕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它为人们创造了能够汇集在一起组建圈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更多的用户不再只是为了发弹幕“吐槽”一下情节,而是通过看别人的精彩评论而获得收获和启发,满足更多的信息和求知需求。

沉默的螺旋(15分)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给予了全面概括。

一、三个命题

(一)个人意见的表面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则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意见时,则会屈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受群体压力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优势意见越来越强,使得越来越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追随附和。
(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制约舆论
因素有三个:报道内容的高度类似性带来“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达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带来“累计效果”;媒介信息空前的广泛性带来“遍在效果”。

二、理论特点

(一)舆论观
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首先,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其次,它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过多意见的分裂导致社会解体。
(二)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尤其在舆论方面)具有的强大社会效果,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头能力。
(三)评价
把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作用,并指出了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重新评判大众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启迪意义。但是其理论前提之一“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及其趋同行为仍有待推敲。此外,这一理论在提出时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尤其是“中坚分子”的重要影响。

新闻客观性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问题(15分)

新闻客观性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即要公正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事实的时候,对事实本身要非常尊重,对有关事实的评论要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具体内涵:

  1. 诚实。不将个人好恶添加在报道中。
  2. 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3. 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4. 不牵扯个人利益。
  5. 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实务操作层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一般的要求和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2. 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3. 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新媒体时代新闻客观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冲击。

一、算法的精准定制和定向推送对于新闻客观性的挑战

社交媒体、新传播技术以精准推送、算法机制等介入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满足用户技术个性化的新闻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新的议程设置者和把关人,极大的挑战了新闻客观性原则。例如,Facebook的动态新闻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社交使用的协同过滤机制,目的在于过滤出对于用户“有意义”的信息;该机制有可能会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算法审查、信息操控与平台偏向,从而影响受众态度。

二、互联网环境下话语权下放,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以微博为例,记者发布自己的原创新闻或者转发、评论其他用户的内容,在微博的虚拟公共领域中,实现与受众的即时分享,然而包括话题标签在内这一系列功能,以及与受众的复杂互动使事实和观点融合,逐渐背离了客观性原则。此外,网络的媒体平台培育了一个开放的网络新闻生态。受众由被动的消费者转向能够质疑、分析甚至参与新闻制作过程,这种开放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迫使新闻生产的封闭过程被打开,客观性原则被削弱。

三、对于时效性的过度追求消解了新闻应有的严肃和客观

“零时差”的时效追求。即时传播,是新媒体的特点和特长,尤其是在移动互联“即见即传”的技术能力支持下,信息的“零时差”传播成为可能。但是片面追求报道速度而疏于“证实”,极易威胁到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时效性的压力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表现在:发布的信息是片段性、不完整;发布的时间是随意、密集的;新的信息层出不穷,角度不一。而超链接的传播特点让受众对庞杂信息的提取、组织、甄别的难度加大,对事物全面、清晰了解的难度也加大。

新闻价值和要素(15分)

新闻价值的基本定义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时新性指的是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高。重要性意即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心。接近性意为首先读者需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心理上的接近。显著性指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被世人瞩目。趣味性即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新闻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

(一)时新性向实时性转变
新媒体发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今的新闻生产已不再专属于专业媒介机构,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及职业生产内容(OGC)优势互补,使得事件的报道、评论都是实时的,克服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弊端。

(二)显著性向普遍性转变
传统新闻机构习惯于关注社会名人、著名团体等,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抓住那些具备“显著性”元素的选题,能让媒介机构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但新媒体的开放性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壁垒,在“后真相时代”,小人物也有可能成为新闻主角。例如:微博上的大V的一次转发就可以引起来很多人的关注。

(三)接近性向亲近性转变
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强调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层面的接近;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则更多地将关注重点从新闻本身转向关注新闻中信息与人的关系。在“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情感、认知、信仰等方面的心理认同,可能会高于对事实的关注。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受众能更主动地选择与自己心理相接近的新闻,并在社群互动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价值认同。

(四)趣味性向媚俗性转变
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阅读方式由深阅读转向浅阅读,为了让某类新闻在短时间内得到受众的关注产生眼球经济,一些人会对新闻进行媚俗化和煽情化处理。因此,传统媒介时代新闻生产的趣味导向,由内容新鲜奇特、饶有趣味,表达方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转变为煽情性、媚俗性。例如,“蓝瘦香菇”议题的流行,体现了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语媚俗化的趋势。

论述

议程设置的发展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45分)

议程设置这一概念由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是其1968年在教堂山小镇所做的关于传媒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这一项调查研究总结。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大众传媒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通过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递,赋予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一、基本特点

(一)属于认知层面的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可分为认知、态度与行为层面的一系列过程。议程设置着眼于认知效果层面的研究,之前的态度研究是“思考方式”问题,即“如何想”,认知研究是“思考对象”问题,即“想什么”的问题。由于传播效果是层次递进的,所以不排除认知效果对随后的态度与行为产生联动作用的可能性。
(二)宏观的、长期的综合效果研究
之前的态度效果研究主要是侧重微观、短期的效果。议程设置则是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在长时间内的一系列报道中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三)揭示出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大众传媒报道的新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根据一定的方针和立场进行选择加工报道后的结果。

二、议程设置作用机制

趋于明确化,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是“0/1”效果,也称“知觉模式”,即大众媒体对某些议题的报道与否,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的感知。第二层是“0/1/2”效果,也称“显著性模式”,即大众媒体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引起受众对其重视;第三层为“0/1/2……N”效果,也称“优先顺序模式”,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赋予一系列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报道,来影响受众对于这些问题重要性的判断。这三层机制体现了效果的依次递进。

三、对议程设置的评价

从环境认知过程考察大众传播的作用,证实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力,纠正了早期的无力的有限效果论。揭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避免的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议程设置与我国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接合点。我国舆论导向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议题的一面,没有体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无论在哪个国家和社会,起源于民间,具有广泛社会关心度的重要问题都会登上传媒的“议程”,但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四、议程设置的变化

(一)议程设置主体泛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议题设置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和自媒体用户,而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构或大众传媒,议程的设置权下放、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近些年议程设置的重要特征,公众作为议程设置的主体正在发挥作用。

(二)议程内容多元化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传统的“把关人”效果减弱,在议程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议题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公众所关注的议题包罗万象,内容也更加丰富。议题内容的多元化、公众的各抒己见,引导新旧媒体全方面报道事件,从而得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新旧媒体间议程设置的双向互动
网络上的热点话题想要成为社会焦点,仍然需要经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当网络议题发酵足以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力的时候,传统媒体就会介入,这个阶段通常是网络议程影响传统媒介议程;当传统媒体报道后,会以其独特优势进行深度报道,再次引起网媒的转发和公众的关注,这个阶段是传统媒介议程影响网络议程。如此反复,将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与其说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减弱或消失,不如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媒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其发挥的具体的作用也备受争议。如果仅仅对于其本身的作用进行反复推敲,反而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45分)

人工智能普遍被认可的概念最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学会上就被提出了,现在往往认为其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跳脱出了其原本所属的计算机科学分支,涉及到其他领域的应用,包括新闻领域。算法新闻、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数据新闻等多种应用形式,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需要警惕的迷思。

一、人工智能推动新闻传播新发展

(一)受众前馈:拓展新闻价值点来源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中,受众的反馈只能通过新闻报道后的调研来完成,如今人工智能的引入,“受众反馈”已然演变成更为合理的“受众前馈”,从用户的数据中挖掘到新闻价值点。2018年两会前夕,新华社“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出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条视频新闻着眼于网民关心的两会议题,从受众的“注意点”来寻求新闻信息的价值点,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信息来源,拓展了新闻价值点,使得报道更加精准。

(二)新闻生产:高效快速的效率转向
过去新闻媒体采写的主力军是记者,主要采写方式是利用电脑写作。尽管电脑写作比起传统手写效率已大幅提升,但机器人写作一类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显然将新闻采写速度和效率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美联社“Wordsmith”平台可以模仿美联社的写作风格自动生产财经报道,每月生产数千篇,其速度之快可见一斑;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可以实现通过操作者在系统中输入的一个股票代码,在3秒内输出一篇财报分析。而人工智能这种快速的生产能力还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中。

(三)新闻分发:开启个性精准化的“个人头条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宣告了个性化新闻时代的到来。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新闻分发方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闻分发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抓取和分析,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智能推荐,形成个性化的新闻定制,有利于实现精准传播。

(四)新闻媒体工作者:分工细化之下的人力解放
算法推送、机器人写作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得力助手”。腾讯财经开发的机器写作软件Dreamwriter,会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人工智能在初级工作岗位上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而新闻工作者则能够有所区别地将更多精力投入更为复杂的创造性报道工作中,人力得以解放。同时,人工智能的勃兴还可能催生一些新的新闻职业岗位,进一步细化分工。

二、人工智能引发新闻传播新困局

(一)新闻工作者岗位退场危机
尽管机器人写作等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新闻工作者,且一定时期内无法取代人的位置,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新闻工作者的确开始出现岗位被替代的危机感。初级工作的被替代就意味着新闻工作者需要在高级工作上投入更多,其能动性和新闻专业素养就显得无比重要。一旦新闻工作者自身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专业角色特征不明显,就很可能被取而代之。因此,未来的新闻业格局中,新闻媒体中的从业者的岗位退场危机是不可忽视的。

(二)技术把关下新闻价值的湮没
传统的新闻生产中,新闻媒体内部工作者作为把关人,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价值取向判断,其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意识突出。而算法推送机制的应用,使得把关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技术把关、机器把关作用突出。根据个性偏向和用户喜好为依据的技术把关不仅会造成信息茧房下个人对新闻价值感知的退化,同时“算法黑箱”的存在也可能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带来偏见与歧视,真实世界的呈现受阻,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被湮没。

(三)用户隐私保护成为新闻媒体一大难题
未来媒介趋势中所谈到的若干个技术,大多要依靠数据挖掘,需要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描绘,对用户数据进行详尽分析。技术运作之下的大数据世界中,用户被迫让渡个人的隐私,同时还要面临着数据泄露之后二次负面应用的隐患,这严重损害了个人的隐私权。因此,新闻媒体要注重用户的信息保护。
《纽约时报》有言,“对于势不可挡的科技革新,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应是自身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对于新闻传播领域将是一次重大的技术迭代,而不仅是对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价值的替代与对新闻生态的严重破坏。我们所要做的是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位置,让技术为己所用,提高新闻媒体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使用能力,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加入相关内容;完善行业准则和政策管理层面的规制,在社会范围内营造有利于技术健康发展的媒介环境等。真正让技术与人在对话机制中实现功能互补和价值匹配,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重师大 2019 334 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隐性采访(10分)

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以体验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隐性采访的方法隐蔽,可以收集到常规采访无法获取的信息,也最能还原事件本身,具有真实性,报道发出后往往具有轰动性、震撼力。隐性采访的特点有:不公开记者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隐性采访的边界如下。

  1. 第一个边界是法律法规。隐性采访要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隐性采访探求真相的目的并不是侵权的理由,要守住法律这条红线。南都记者卧底高考的一大争议就是在于其行为触犯了法律。
  2. 第二个边界是角色身份。隐瞒记者身份是隐性采访的重要特征,但是记者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是随意的,一般来说,记者用的替代身份要是一般公民依法可以充当的角色,比如“消费者”、“乘客”、“病人”、等这些普通公民角色,也是记者在生活中可以实现的角色。记者不能冒充拥有特殊权力的身份的人员,如国家公职人员,也不能冒充犯罪人员。角色身份应当有所界定。
  3. 第三个边界是尊重事实走向。隐性采访中,记者是观察者和记录者,不应该成为干预者。记者利用某种身份进行干预,往往会使事实走向发生变化,有可能使得事件朝其他方向发展或者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这种做法很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4. 第四个边界是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采访报道都应体现媒体、记者的社会责任,遵循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放弃责任与道德去进行隐性采访,则失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更不能恶意伤害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隐性采访要坚守社会责任、坚持职业道德,不应求轰动与出名,从而失去报道的初心。
  5. 第五个边界是报道主题与任务。要根据报道主题来选择采访方法,只有在必须使用隐性采访的报道任务中才使用,并且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紧扣新闻主题和采访任务。不因猎奇心理和个人利益,搜集与报道无关的信息。

新闻述评(10分)

新闻述评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融合叙述、议论于一炉,结合事情、道理为一体的新闻体裁,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其中,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和归宿。新闻述评的重点不是叙述事实,而是表达观点。其特点包括:评述结合,以评为主。新闻述评需要将报道和评论进行有机结合,体现作者的倾向和分析。述中有评,评中有述。述评多采取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的方式,从多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出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述而评,以评统述。述评兼具摆事实讲道理,其讲述的道理建立在大量新闻事实分析的基础之上。

写好新闻述评需要把握好这几点:把握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整体结构,注重用事实、细节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夹叙夹议,事理交融。将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议论有机结合起来,阐明一定的道理。提高综合判断能力。认清事实,把握关系,通过对新闻事实整体的分析探究前因后果,预测形势的发展,从而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判断作出正确思考。

精确新闻(10分)

精确新闻概念最先由菲利普·梅耶在《精确新闻学——一种用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他将“精确新闻”定义为“将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实践新闻的报道”。精确新闻强调真实和理性,其通过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新闻报道进而提升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精确新闻的生产流程一般是“确定选题-研究设计-定量分析-写作”。由梅耶撰写的反映美国底特律**的《十二街那边的人们》被认为是精确新闻的开山之作。

精确新闻的优势:用数据“说话”,精确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准确的数据来反映社会现象,以突显新闻的客观权威性。数字化的信息使得新闻的悦看程度迅速提升,更具视觉冲击力,新闻事实以简洁、清晰的形式传递出来。可以说,数据是精确新闻报道的根本所在。报道方式新颖,精确新闻报道是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引入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颖的报道方式。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定性研究,它属于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反映普遍的民意。

精确新闻的缺点:“数字”中隐含的问题,虽然没有数据就无所谓精确新闻,但是过分依赖数据的新闻报道也会十分苍白,只能与精确新闻报道的最终目标悖背道相驰。精确新闻可能隐含着“不精确”的问题。“商业软广告”引发精确新闻报道的偏差,一些精确新闻会采用商业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若新闻记者和编辑不做合理“把关”就会让受众意识到调查背后的商业目的,新闻的可信度自然降低。

简答题

如何拟定确实可行的采访计划(15分)

一、新闻采访需要有明确的意图目标

没有目标的采访会使记者迷失在众多的信息碎片中,难以产生好稿。在确立采访意图目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采访意图、目标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记者采访不能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制约,否则很难获得成功。采访意图、目标要与受众的兴趣相一致。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时,要挖掘出新闻事实与受众切身利益的相关点,并着重采访报道。采访意图、目标要与媒体的报道**和风格相一致。媒体宗旨决定了它的选稿、用稿标准,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确立采访意图,目标不同于“主题先行”。

二、制订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一份完备的采访计划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前期工作总结:表明采访的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采访计划主体:拟定采访对象,采访行程,采访手段和方法,采访提纲等。

三、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采访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尽可能多方面的采访对象,能够帮记者进行信息的多方验证。确定采访顺序和活动安排。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采访方法包括电话采访、网络聊天、面谈、参加座谈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民意测验、深入访谈等等。越复杂,采访手段综合性越高。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

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15分)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新闻的时效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新性,新闻报道及时快速地传播新闻发生的事实,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时间内发布新闻报道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追求时效性。

一、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拼抢意识

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强烈的拼抢意识。如今,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围绕新闻时效性而进行的拼抢,是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新闻事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突然发生的。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各家媒体记者都会尽力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其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记者反应的灵敏、采访工作的效率与写作时文思的顺畅。按计划发生的。事先有预告,各家媒体记者可以提前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先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二、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

追求新闻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新闻作品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正相关。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可以在隐含新闻价值的事实面前做出快速反应,进行准确的瞬间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

三、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的时效性,两者都是新闻所应具备的品格。真实性被视为新闻的生命,时效性被理解为新闻的要件,它们在许多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新闻记者并不完全掌握报道的主动权,有些事件发生或不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点发生,都是无法预知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就是如此。况且,有些新闻事件头绪纷繁、情况复杂,对事实的基本情况仔细核实会延误发稿的时间。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效性并不能同时兼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以时效性服从真实性,坚持将基本事实核实无误以后再行刊播。如果追求新闻时效性要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那么宁肯放弃时效性也要确保真实性,以杜绝虚假新闻或不实新闻的谬种流传。

四、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写作能力

新闻时效性地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强。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新闻记者并不完全掌握报道的主动权,有些事件发生或不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点发生,都是无法预知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就是如此。况且,有些新闻事件头绪纷繁、情况复杂,对事实的基本情况仔细核实会延误发稿的时间。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效性并不能同时兼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以时效性服从真实性,坚持将基本事实核实无误以后再行刊播。如果追求新闻时效性要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那么宁肯放弃时效性也要确保真实性,以杜绝虚假新闻或不实新闻的谬种流传。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15分)

网络新闻写作主要是指的是在网络上写作的形式,近年来,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网络新闻写作一方面依然遵循传统文字表述、有声语言表述视听语言表述的有关法则,另一方面也正在体现出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媒体写作

网络上以文字新闻写作为主的报道方式,正逐渐向多媒体写作的方向转变。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文字内容之外,网上图像、图片、音频、视频的内容正在增加。

二、超文本链接

网络上文本的构成正在由单一的文字文本转变为文字文本中穿插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

三、全方位互动

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有三层含义:用户能够自主选择信息,与所传播的信息互动。网络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互动。

四、大功能检索

网络媒体在拥有海量信息的同时,还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共享、检索功能,大大方便了想要获取特定信息的用户。如今很多网站都建立了站内搜索引擎,具有对网站提供的信息进行资料检索的功能,这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再传播与再使用。

五、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

报纸媒体的网络版与其他网站的新闻网页,其首页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所列的都是供点击用的新闻标题。网络新闻的标题用一句话来表达具体的新闻事实与实在的意思。受众在网上依据提要式的新闻标题来确定是否点击阅读相关新闻。报纸媒体上形态复杂的消息标题,在网络条件下受到了很大限制。

论述题

人物专访的报道策划(10分)

【考生分析】
报道策划一直都是重师考试的重点,报道策划写起来也并不是很难,但是这次的是人物专访类的,所以在写报道策划的时候,也要加入采访问题之类的,这样才能写得完整。同时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新的报道的形式,这样写起来具有一定的特色。报道策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
2.总论
3.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4.报道的规模、进程与媒介形态运用
5.发稿计划
6.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
7.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

【主编分析】
报道策划,关键是要多看多总结。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和材料内,没有人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报道策划,因此,有套路才是报道策划类题目高效率高回报的保证。

倒金字塔700字消息改写(10分)

【考生分析】
消息改写,在实务考察中,也不是很难。要注意的是题目中要求写的是什么格式,这次是倒金字塔,所以要把重点的内容往前放,然后越往后,越是不太重要的内容,所以写的时候看清楚题目很重要。

重师大 2019 440 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舆论监督(10分)

舆论监督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象,以及国家公务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 评定和督促。舆论监督是约束政府行为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当下社会系统稳定的重要一步。
舆论监督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上出现某事件、问题的舆论,传媒报道之后,对舆论客体产生了影响;另一种是:传媒需要通过报道和评论引起公众的讨论和参与,形成舆论,对舆论客体产生影响,也就是提供了一个意⻅平台。

舆论监督的意义:
减轻新闻官司中传媒方的举证责任;适度降低行政管理方面对传媒施加的压力;减少“有偿新闻”等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情况发生;公众言论自由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促进政府事务的信息公开,促进⺠主社会的进步。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有了更多途径,也产生了更多变化。如:监督主体多元,监督向度全面;监督渠道开放,助力⺠众表达;监督反馈迅速,督促事件解决。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网⺠素质参差不⻬,为博眼球制造谣言;监督过度导致舆论审判;
因此,当下舆论监督出现的变化为公⺠权 利的实现提供了便利,但为了更和谐理性的舆论监督环境,是需要整个社会为之努力的。
首先政府部⻔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条文,对一些非理性言论作出制裁;其次媒体要承担舆论引导的责任,坚定正确立场;最后,公⺠要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发言,识别谣言。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法,需要全⺠去践行。

信息茧房(10分)

“信息茧房”是桑斯坦教授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一个比喻,之后又在其系列论著中进行了阐述和拓展。
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信息茧房”的内涵是: 我们(信息传播中用户)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使自己感到安慰和愉悦的传播世界,如同置身于蚕茧般作茧自缚。

由于信息技术背景、个人情感因素等,信息茧房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信息茧房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包括使得公众“意⻅自由表达”受,因为网络交往的平等,不代表话语权的平等;
剥夺公众隐性的言论自由:如限流等现象;
群体极化造成公众理性的批判的缺失;
社会黏性削弱,破坏共同体维系,社会共识难以达成。

规避信息茧房,一种路径的关键就是“透明性”,这是破解技术黑箱、促进信息双向流动的必要手段;第二种路径则是依靠技术的精进来更精准地把握用户的个性特征,以更为全面、动态、正向的方式,充分满 足用户的现有需求,并致力于推动形成他们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信息需要。当然,也可以从构建算法伦理、完善法律监管、加强人工把关、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去提出更多的措施和发展建议。

拉斯韦尔5w (10分)

1948年,拉斯韦尔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尔程式的过程模式:Who(谁)、What(说了什 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 说)、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拉斯⻙尔的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 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5w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但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是完全的,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质。

简答题

舆论新格局(15分)

过去,新闻媒体承载着社会舆论的凝聚、公开表达的功能,人们习惯上把新闻媒体称为舆论界。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表达的垄断权,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舆论场,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的新格局。新媒体赋予公众自由表达权,从而形成了另一个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在相当程度上是自发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意。

一、新舆论格局的特点

(一)舆论议题的碎片化
技术赋权受众的大背景下,尼尔波兹曼所提出的“人人都是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已成为现实,公民新闻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舆论议题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人们看到的新闻并非完整的,而是随着新闻发展动态更新的碎片化内容。与此同时,快速的新闻传输速度,实时更新的社交平台,使得新闻更新迭代十分迅速,人们往往还没能等到一个新闻的“大结局”,就失去了耐心,赶忙追逐着下一波热点。

(二)舆论中受众的非理性化
无论是在杭州女子走失案还是在李心草事件中,受众无不被形容为“非理性化”的人,这正是受众在新舆论格局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更为广泛流通的同时也使得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的受众能够同时在互联网场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向事件当事人无端发泄自己的情绪,出现了许多因受众非理性发言导致的网络暴力事件。受众的非理性化有时还会模糊事件的焦点,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无益于推动事件的发展。

(三)意见领袖的再中心化
不同于传统的舆论格局,新技术冲击了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主流媒体话语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舆论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受众依靠手中的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新的舆论格局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吸引了志同道合之人,甚至成为了能够影响他人的人,于是坐拥桥接资本的意见领袖诞生了。话语权再中心化并集中到了部分意见领袖的手中,某些拥有千万级粉丝的意见领袖甚至能媲美某些专业媒体,例如papi酱。

丝的意见领袖甚至能媲美某些专业媒体,例如papi酱。

二、舆论新格局的应对措施

(一)思维创新
新闻生产受到特定主体思维和思维方式的制约。优秀的新闻作品,常常孕育于思维创新之中。针对新舆论格局的新特点,新闻从业人员理应在思维上有所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一方面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服务于新闻工作,时刻关注、快速发布、及时回应;另一方面要重视受众在互联网环境下新的需求和阅收习惯,从传者中心转变为受者中心,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算法、AI等技术精准触及受众痛点。

(二)内容创新
好的新闻作品能够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在新的舆论格局之下,议题受众呈现出非理性化的特点,用优质、富有正能量的内容引导人从根本上说更符合当前舆论格局的需求。在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央视频都纷纷发布暖心的前线抗疫vlog,如《火神山医院ICU里的90后军护》温暖人心的同时也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我国新闻改革40年飞跃(15分)

我国新闻改革4次飞跃,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1979年到1982年,否定阶级斗争工具论,重新恢复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1983年开始,信息概念引入新闻界,导致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从而引起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从1992年开始,这是对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跨越。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从1996年开始,**传媒业的重头戏是结构调整和机构转型。

一、第一次跨越
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以刊登时事为主,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的桥梁。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重新确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工作上,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媒体的主体。纠正了历史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伦、社会需要伦是否合理的命题,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二、第二次跨越
媒介结构发生变化,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新闻媒介中占据重要地位。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第三次跨越
第三次跨越中产生了新闻发展的新思路。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指的是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这个思路可以说是“稳住一头,放开一头”。

四、第四次跨越
适度的市场集中,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十来家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媒体集团,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从粗放型发展转化为集约化增长,从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这就是集团化平台上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小而全媒体向专业化媒体,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五、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从自发走向自觉,即**掌握改革主导权;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即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即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即**党报打造主流媒体。

象征性现实(15分)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所提示的现实。大众传媒负有向社会成员传达环境变化的使命,但这种传达活动并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和提示来进行的,因而,大众传播所描绘的现实景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媒介的意识形态和报道方针决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象征性现实”作为客观环境来看待。

一、现代社会中“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除了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的拟真度越来越高、构建拟态环境的参与面越来越广外,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强。拟态环境既不是作为现实环境的“镜子”而存在,也不是由少数人控制的对现实环境的选择性建构,而是由媒体专业人员和大众共同广泛参与的社会建构。
这种社会建构在客观、真实、能动地反映现实环境的基础上,对现实环境的发展变化又起着引导、转化和塑造的作用。日本学者藤竹晓曾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认为人们由于通过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并对现实环境采取行动,而使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人们很难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加以明确的区分。

二、自媒体时代“象征性社会”的变化

(一)传播主体的扩大与分化
拟态环境的建构主体由单一的传统媒体变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存的双主体。自媒体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自媒体平台建构出的拟态环境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构建的拟态环境。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是精英阶层,传播的信息有严格的把关程序,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皆是麦克风”,受众是草根传播者,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

(二)自媒体时代所建构的象征性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客观环境
在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二元体对立结构受到冲击,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定位日益模糊,受众大量参与到信息的把关过程中来,受众依靠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主动接近新闻事实,自主构建信息环境。虽然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具有碎化、零散化等特点,但是受众凭借对微博信息碎片的有机整合,逐渐自主建构“拟态环境”。这样的结果会使得,受众自身构建环境越来越接近客观环境。
因此,新的拟态环境理论应该基于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要根据**的实践和传播环境加以讲述,在正确认识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传播技术等几对关系的前提下重新思考。

论述

记者推特发布有关特朗普假新闻,特朗普与美国媒体的紧张关系(35分)

假新闻是指与事实不符的新闻。新媒体视域下,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以公信力为旗帜的传统媒体因之成为了假新闻的发源地,有悖于新闻的基本原则。

一、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一)过分追求时效性,缺乏对事实的质询
互联网媒介勃兴,对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转变为实时性。由于“时滞”的缺失,记者无暇对事实加以充分的质询与核实,而盲目采取“先发枪再瞄准”的策略,造成了对新闻当事人名誉的极大伤害。

(二)“元叙事”掩盖事实
“元叙事”掩盖新闻事实是指记者基于惯习对客观事实进行认知,将事实仓促归类打包导致新闻失实的现象。从记者个人的心理层面来看,由于新媒体语境下,信息快速迭代,记者更倾向于求助于一些“经验规则”或者“直觉判断”,降低思考的需要并加快反应的速度来满足受众。需注意的是,形式永远不能大于内容,元叙事不能掩盖事实本身。

(三)记者迎合受众,炮制断言式新闻博噱头
媒介组织盲目追求眼球经济而一味迎合受众,将新闻简单地标签化处理,炮制断言式新闻迎合受众既有观点,对极端观点进行无限放大,是目前新闻失实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媒介间议程设置形成“扳机效应”
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竞争对手关注的议题,许多媒体也采取追随的做法。然而并非对新闻事实进行进一步的追问而是仅仅增添背景和解释性的信息,从而导致事实不断引申泛化。

二、假新闻的规制措施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是有必要的。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出,若新闻界无法做到自律便有必要引入政府的力量对其进行管制。但也需注意的是,过度的压制是对新闻自由的伤害,“集中的景观”不利于**的发展和公共领域的形成。

从行业层面来看,建立自律机制对自身进行规制和约束是避免媒介失范的有效途径。例如,新闻道德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了媒介组织和政府的行为,是有利于新闻业的发展的。以自律求自由,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塑造公信力。
再从记者自身来说,媒介环境的变迁不应造成原则的丧失,坚持新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是“应然的坚守”,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是防止媒介组织失信于民的根本途径。

最后从受众层面来看,媒介事实已不再是虚拟的景观,而是客观事实的组成部分。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应随着媒介变迁而泛化,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应当被纳入国民教育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对于时效性的追求在新媒体时代愈发强烈,在例如灾难报道中,要求新闻媒体实时报道以消除受众对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在更迭的报道中有部分失实是可以谅解的。但媒介必须及时更正错误信息以消除其给受众造成的影响。这是新媒介时代对新闻业提出的全新要求和行业守则。

媒体融合如何从相加到相融,我国未来媒体的改革发展之路(40分)

媒介融合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而广义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当前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从“相加”到“相融”是***主席提出的理念,是我国媒体转型的方向,是更深层次的融合。从“相加”到“相融”,不仅要求渠道融合,更要求组织、内容、技术、语态的变革。

一、重构组织,强化部门协调
深入的媒介融合需要进行组织上的变革,以提供基础的框架支持。人民日报**厨房打破了以往彼此分离的组织架构,将各部门资源有效整合,成立总编调度中心为指挥中枢,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并设立报社总编室、人民网总编室、新媒体中心总编室,负责从稿库取用稿件,并根据各媒介的传播特点对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后传播。这样一种组织变革能够强化各部门的协调性,从而为媒介融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二、技术支持,丰富新闻产品形态
大数据技术、VR、AR、H5等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到新闻报道之中,是进行融合报道的重要技术支持。比如“今日俄罗斯”利用VR技术将演播室变成战场,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AR技术的应用,让受众可以用手机扫描报纸信息,观看更加生动的新闻信息;今年两会**网利用H5技术将答题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将两会内容改编为音乐,促进两会内容的传播。这些技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因此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更多应用,丰富新闻产品形态及受众的新闻体验。

三、内容变革,利用民间力量丰富内容
如今,新闻报道的主体趋于多元化,普通民众也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魏则西事件”、“小凤雅事件”、“山东疫苗事件”等都发于社交媒体,由民间爆料,从而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要吸收民间力量,借用自媒体的力量,发现新闻线索,进行内容策展,拼贴碎片化信息以还原新闻全貌,丰富新闻报道角度,增强与受众的贴合感。

四、渠道相融,依据传播特点量身打造
从“相加”到“相融”,已不再是渠道的简单融合,而是要求根据各渠道的传播特点定制内容,进行内容创新。比如,CNN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要求各渠道根据自身的传播特点,在统一采集来的信息基础上定制内容,特别是短视频的制作,要求内容更具吸引力并且在短时间内传达精简信息。

五、语态变革,由官方话语到民间话语
传统媒体是一种“庙堂式的文化”,而新媒体是一种“江湖式文化”。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各种新式的表达方式和用语层出不穷,并产生不同的吸引力。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要转变过去严肃的官方的话语风格,与网络话语风格接轨,从而增强话语的共鸣性和感召力。比如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在提议为学生减负时表示“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回应。

六、人员转型,增强工作者创造力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人员结构和技能的转型是必备之道。实现从“相加”到“相融”,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大数据技术、H5等新兴技术,还要具备与“产消者”共动的能力,利用新媒体进行内容策展。另外,还要改进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工作者活力。比如人民日报的“项目制”,以参与人员兴趣为导向,打破现有部门设置,在不影响原部门、单位工作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业务专长、资源等自由结合或内容团队。

美国学者詹金斯认为,媒体融合并非纯技术性,更多体现出一种适应新媒体技术文化的过程,单纯技术性“相加”无法实现同互联网技术的真正融合,唯有从理念、结构、渠道等多方施力,才可实现“相加到相融”的跨越式发展。媒介融合本质上并非技术的融合,而是传统媒体探究如何嵌入网络传播生态的方式。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